注册测绘师基础
测绘师基础涉及多个方面的知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丈量学和测绘学的观点和内容
丈量学: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确立地面(包含空中、地下和海底)点位的科学。
测绘学:研究与地球相关的基础空间信息的收集、办理、显示、管理、利用的科学与技术。其内容包含测定和测设两个部分,测定是指使用测量仪器和工具获得一系列测量数据,或把地球表面的地形缩绘成地形图;测设是指将图纸上规划好的建筑物、修建物的地点在地面上标定出来,作为施工的依照。
丈量工作的基准线、基本面的观点
基准线:铅垂线——重力的方向线。
基本面:大地水平面——与均匀海水面吻合并向大陆、岛屿内延长而形成的闭合曲面。
地面点的表示方法
地理坐标:以经度和纬度为参数表示。
高斯平面坐标。
空间直角坐标。
高程的概念
绝对高程:地面点沿垂线方向至大地水平面的距离。
相对高程:在局部地域,假设一个水平面作为高程起算面,地面点沿垂线方向至该水平面的距离。
高差:地面上任意两点的高程之差。
确立地面点相对地点的三个因素和丈量的基本工作
水平距离、水平角及高程。
距离丈量、角度丈量和高程丈量。
测量坐标系和高程
水准面:静止不动的水面及重力等位面。
大地水准面:与静止的平均海水面重合并向陆地延伸且包围整个地球的特定重力等位面。
坐标系分类:大地坐标系(B,L,H)、空间直角坐标系、平面直角坐标系。
测量中采用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有: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独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建筑施工坐标系。
高斯投影的特点
中央子午线投影后为直线,且长度不变。
其他子午线投影后向中央子午线弯曲,并向两极收敛。
对称于中央子午线和赤道。
投影后赤道的纬圈仍称为对称的曲线,并与子午线的投影曲线相互垂直且凹向两极。
测绘的基本概念
测绘:通过空间观测技术获取和表达地球表面各种自然和人文现象及其空间位置关系的过程。
测绘的分类:地形测绘、地籍测绘、城市规划测绘、工程测量和海洋测绘等。
测绘基准面和测绘数据
测绘基准面:地球表面形状的抽象模型,是测绘中进行空间观测和数据处理的基础。
测绘数据:通过地面观测、遥感获取的地球表面的各种自然和人文现象的信息资料,包括点、线、面、图像和属性数据等。
测绘技术和标准
测绘技术:测量、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手段的综合运用。
测绘标准:包括测绘产品标准和测绘数据标准等。
测绘法规:国家对测绘活动进行管理的法律法规,包括测绘法、测绘质量管理规定、测绘单位资质认定规定等。
这些知识点构成了测绘师基础的核心内容,涵盖了从基础理论到实际应用的各个方面。掌握这些知识有助于测绘师更好地进行测绘工作,确保测绘成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