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测绘规定
建筑测绘规范要求包括以下几点:
仪器和器具的检校
施测前,所用仪器和水准尺等器具必须要做定期检校,确保测量精度。
仪器的安置和使用
仪器要安稳,选择比较坚实的地方,三脚架要踩牢,高度要适合观测者身高,观测过程中不要触碰三脚架。
经纬仪架头如果不水平,连接螺栓倾斜会造成垂球线偏离读盘中心,影响对中精度。架头每倾斜5mm,垂偏离度盘中心约1mm。
测量原则
实施测量原则,以大定小、以长定短、以精定粗、先整体后局部。
测量主要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施工前测量方案审批通过,方案中包括建立测量网络控制图、结构测量放线图、标高传递图、水电定位图、砌筑定位放线图、抹灰放线控制图等。
平面控制测量
建立平面导线控制网,根据总平面图和测绘院给定的城市导线点,用全站仪在现场区域内布设一条闭合导线,作为场区的首级控制。
利用A1、A2、A3点控制,用极坐标放样定出设计墙角。
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原则包括“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长距离控制短距离”,点位应选在通视条件好、安全、易保护不易下沉的地方,桩位应有有效保护措施,并用红油漆做好测量标记。
高程控制测量
根据施工的需要和交桩情况,现场的高程控制网布设为闭合水准路线。
在周边距建筑物约20米处布设3个水准点A1、A2、A3(尽可能避开沉降区),以做备用,定期与场区内水准点间的进行联测。
高程控制网的建立按国家三等水准测量进行布设。
其他规范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工程测量规范、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建筑桩基技术规范、高层建筑箱形与筏形基础技术规范、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基坑工程安全技术规程、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水电水利工程施工测量规范、高速公路测量规范等。
这些规范要求旨在确保建筑测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从而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