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式作文
任务驱动型作文是一种以具体任务为驱动,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根据所给材料进行写作的作文形式。其基本框架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标题
标题应简洁明了,能够准确反映文章的核心立意,并尽量从材料中抽取关键词句组合而成。
引述+表态+观点
在正文的第一段,通过引述材料、明确表态并阐述自己的观点,以达到“闪亮登场”的效果。引述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但必须是有针对性的。
分点分层阐述理由
在态度与观点明确后,需要分点、分层地阐述理由,以展示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阐述应具有条理性,注意内容的层次性,如由浅入深、由表及里。
进一步深入阐述
在分点阐述理由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有时代意义的解决方法,即解决问题。这是将文章推向深入的关键步骤。
结尾
结尾部分可以总结全文,强调观点,也可以提出希望或呼吁。
示例分析
任务驱动型作文1:孟佩杰的故事
标题:孟佩杰:孝心无价,感动中国
引述+表态+观点:
引述:“自古以来,孝就是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美德。”
表态:“孟佩杰的事迹让我深感震撼,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孝的真谛。”
观点:“我们应向孟佩杰学习,以行动报答父母,履行责任。”
分点分层阐述理由:
背景介绍:孟佩杰年幼被遗弃,养母收养,生活艰辛。
孝心表现:孟佩杰早起贪黑照顾母亲,度过400多个日日夜夜。
社会影响:孟佩杰的事迹传遍大江南北,感动整个中国。
进一步深入阐述:
家庭责任:孝敬父母是我们的责任,孟佩杰用实际行动履行了这一责任。
社会意义:她的行为不仅是对家庭的贡献,也是对社会的正能量传递。
任务驱动型作文2:老夫妇占车位事件
标题:温情理解,尊重亲情
引述+表态+观点:
引述:“每天下午五点,南京市盐仓桥附近都会有一对老夫妇在道路停车带搬凳子坐下,‘人肉’占车位,等待儿女开车回家。”
表态:“在一定限度内,应给予中国的父母温情的理解。”
观点:“父母为了儿女的幸福和减压,做出了许多感人的事情,我们应当给予理解和支持。”
分点分层阐述理由:
事件描述:老夫妇占车位等待儿女回家,引起社会不同反应。
情感分析:父母的行为背后是真挚的父爱和母爱,体现了对儿女的关爱。
社会背景:当今社会竞争激烈,年轻人压力大,父母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儿女减压。
进一步深入阐述:
换位思考:站在父母的角度理解他们的行为,多一些包容和支持。
社会责任:社会应当创造更多条件,减轻年轻人的负担,让他们有更多时间陪伴家人。
写作建议
审题立意:仔细阅读材料,明确任务要求,确定写作角度和立意。
结构清晰:按照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基本框架进行写作,确保文章结构完整、条理清晰。
情感真挚:在阐述理由时,注重情感表达,使文章更具感染力和说服力。
解决方法:针对问题提出具体可行的解决方法,体现自己的思考深度和广度。
通过以上步骤和建议,可以有效提高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作水平,写出符合要求、有深度和广度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