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制砂级配范围值标准是多少?

机制砂级配范围值标准是指在机制砂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为了保证其质量满足工程要求,对机制砂的粒度组成进行规定。合理的级配是保证混凝土、砂浆等材料性能的关键因素。本文将详细介绍机制砂级配范围值标准及其应用。

一、机制砂的定义及分类

机制砂是指由天然石料、工业废渣等经过破碎、筛分等工艺处理得到的粒径小于4.75mm的颗粒。根据原材料的不同,机制砂可分为天然机制砂和人工机制砂两大类。

  1. 天然机制砂:以天然石料为原料,经过破碎、筛分等工艺处理得到的机制砂。

  2. 人工机制砂:以工业废渣、尾矿等废弃物为原料,经过破碎、筛分等工艺处理得到的机制砂。

二、机制砂级配范围值标准

  1. 粒度组成

机制砂的粒度组成应满足表1的要求。

表1 机制砂粒度组成要求

粒径(mm) 累计筛余(%)
0.15 ≤1.0
0.3 ≤5.0
0.6 ≤15.0
1.18 ≤30.0
2.36 ≤40.0
4.75 ≤100.0

  1. 级配范围

机制砂的级配范围应符合表2的要求。

表2 机制砂级配范围要求

级配类型 细度模数 粗细程度
I 类 2.3-3.0
II 类 3.0-4.0
III 类 4.0-5.5
IV 类 ≥5.5 特细

三、机制砂级配范围值标准的应用

  1. 混凝土用机制砂

混凝土用机制砂的级配范围应满足表2的要求,细度模数在2.3-5.5之间。根据混凝土的设计要求和施工条件,选择合适的级配类型。


  1. 砂浆用机制砂

砂浆用机制砂的级配范围应满足表2的要求,细度模数在2.3-4.0之间。根据砂浆的设计要求和施工条件,选择合适的级配类型。


  1. 路面基层用机制砂

路面基层用机制砂的级配范围应满足表2的要求,细度模数在3.0-4.0之间。根据路面基层的设计要求和施工条件,选择合适的级配类型。

四、结论

机制砂级配范围值标准是保证机制砂质量的关键因素。在生产和使用机制砂的过程中,应根据工程要求和施工条件,选择合适的级配类型,以确保混凝土、砂浆等材料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同时,加强对机制砂生产过程的监管,确保其质量稳定可靠。

猜你喜欢:磨矿专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