浚县山作文

大伾山一游

大伾山是我市浚县境内的一座小山,听我爸爸说,他在上浚县附中时经常到山上玩。今年春节放假,我们要去浚县老家看奶奶,于是我和妈妈爸爸商量好,一起游览大伾山。大年初四那天,我们早早起来,收拾好行李,准时攀上了鹤壁至浚县的汽车。在车上,我看到田野里麦苗又没有返青,在寒风的吹拂下,小麦苗向我们频频挥手,像是给我们说:“祝你们一路平安!”这天的太阳很好,尽管室外温度很低,但坐在车里,在阳光的照射下,我感到暖融融的,耳畔好像听到土星公公说:“孩子,外面很冷,让我给你们驱走严寒吧!”大约走了50分钟,我看到云雾中若隐若现的大伾岭,腰间好像扎了一条白色丝带,显得格外壮观。到了浚县汽车站,我们又换乘出租车,驱车直奔大伾山。到了山门,我看到那里人山人海,车水马龙,有玩杂耍的,有扭秧歌的,有吃饭的……真是热闹非凡啊!我们从山门进去,顺着一条石板路拾级而上,这石柱条石板路的两边石栏杆上,沿路雕刻有许多小猴,小猴的姿势各不一样,活灵活现。妈妈说,摸摸小猴的头,会带来好运。我一边走一边摸着小猴的头,好玩极了。不知不觉我们走到了半山腰平台上,哇!这里更热闹,不一会有两个花轿来回穿梭,还有唢呐在演奏,花轿里的人眉开眼笑的,还真像娶新娘呢!再看东边的石壁上,不知是哪位古人上写的“旧地重游”四个大字,古朴厚重,苍劲有力。我们越过路边平台旁边小湖上的小桥,向东走,去,看着对着路旁一字排开的小商品,像一个走廊一样,商品琳琅满目,真让人目不暇接。

游大伾山

我的家乡鹤壁市浚县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它镶嵌着一个璀璨的明珠,就是大伾山。今天,我就和爸妈来到了大伾山。一进门,就能看见一条百猴路,那些猴子千姿百态:有的猴子一只手按在地上,倒立着,想再玩把戏一样。有的猴子手中拿着一个大仙桃,好像在说:“这些仙桃是我在老家花果山摘的,请各位游客品尝!”还有的猴子一大一小,好像是一对母子,小的猴子躺在母亲的怀里撒娇。这些猴子活灵活现,栩栩如生。我看着这些猴子不得不赞叹古代的能工巧匠进展的技术。往上走,我们就会听见“哗哗”的声音,顺着声音看去,一挂瀑布映入眼帘。瀑布飞泻而下,我不禁想起一首诗: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它虽然没有黄果树瀑布那样气势磅礴,但是,它还是我们大伾山的一道靓丽风景线。大伾山广场有许多鸽子,我看这忍不住要给它喂食,我刚把手伸出去,一只鸽子好像闻到了香气,就飞到我的手上,他开始捉玉米,我感觉手痒痒的,不由自主的笑了起来,它吃完了,正准备飞走时,爸爸拿着照相机,正好拍下了那美好的瞬间。我们闻着花与泥土的混合气味,不知不觉的来到了“大石佛”那里。它长达二十米,地下深大十多米,非常坚固。

游浚县大伾山

寒假的一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到浚县大伾山游玩。一路上,我像一只刚出笼的小鸟,在车上一直说个不停,我们渐渐进入浚县境内,只见车窗外面有许多雕塑,那里的石狮子形态各异,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爸爸说浚县石雕艺术历史悠久,有许多能工巧匠,果然名不虚传。大伾山是我国最早见于史书记载的名山之一。大伾山上有古代建筑群七处之多,分东西两座山。我们先去西山,远看山峰非常高,连绵起伏,直向天空,特别庄严,真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山上人山人海,密密麻麻的人影,都成了模模糊糊的一个点。一上山,我就听见了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到处是熙熙攘攘的人群。我和爸爸、妈妈在山顶的空地上走来走去,一些人看见了我们,把一条红绳子挂到我脖子上,表示一帆风顺,我觉得这些人还很热情的!再看看那边,有人在照相,那里有一匹马和一头骆驼。我好奇地走上前用手触摸它们,疑惑不解地问爸爸:“驼背上有两个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