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难度系数划分
测绘难度系数通常用于描述测绘工作的难易程度,其数值是根据不同测区、不同要素的权重和原始数据计算得出的。以下是一些关于测绘难度系数的具体信息:
难度系数的组成
基础测绘难度系数:
包括图幅数量权重和、图幅线长度权重和以及固定图廓系数。
具体计算公式为:难度系数 = 图幅数量权重和 ÷ 数量平均值³30% + 图幅线长度权重和 ÷ 长度平均值³60% + 0.05(固定图廓系数)。
编辑和建库难度系数:
在基础测绘难度系数的基础上再加 0.06。
具体计算公式为:难度系数 = 图幅数量权重和 ÷ 数量平均值³30% + 图幅线长度权重和 ÷ 长度平均值³70% + 0.05 + 0.05(固定图廓系数)。
难度系数的影响因素
地物要素:
控制点、水系、居民地、道路、管线、境界、地貌、植被和其他地物。
其中,居民地的难度最大,而水系、道路、管线、境界基本上可以按同一类考虑。
植被和地貌在一幅图中所占比例大,原始数据数值较大,所以在给权重时不能过高。
数据量:
通过分析大量的原始数据,确定各要素的权重,并计算数量权重和和线长度权重和的平均值。
其他相关说明
计算机应用:
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和数字划地形图的生产,一些难度问题得到了解决,使得难度系数的计算更加现实。
注册测绘师考试难度:
注册测绘师考试难度相对较大,录取率较低,考试内容包括海洋测绘、航空摄影、工程测量等多个方面。
这些信息表明,测绘难度系数是一个综合考量的结果,不仅与地物要素的分布和权重有关,还与数据量和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有关。同时,注册测绘师考试的难度也较大,需要考生全面、细致地备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