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制砂类别对混凝土收缩有何影响?
机制砂,即人工砂,是采用破碎、筛分等工艺将石料加工成一定粒径范围的颗粒材料。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机制砂在混凝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然而,机制砂的种类繁多,不同类别的机制砂对混凝土的性能,尤其是收缩性能,有着显著的影响。本文将从机制砂的类别、影响机制及实际应用等方面,对机制砂类别对混凝土收缩的影响进行探讨。
一、机制砂的类别
- 水成岩类机制砂
水成岩类机制砂主要来源于石灰岩、砂岩等沉积岩。其特点是颗粒表面光滑,含泥量低,但抗磨性较差。
- 岩浆岩类机制砂
岩浆岩类机制砂主要来源于花岗岩、玄武岩等火成岩。其特点是颗粒表面粗糙,含泥量较高,但抗磨性较好。
- 变质岩类机制砂
变质岩类机制砂主要来源于片麻岩、大理石等变质岩。其特点是颗粒表面光滑,含泥量较低,但抗磨性较差。
二、机制砂类别对混凝土收缩的影响
- 颗粒表面特性
水成岩类机制砂颗粒表面光滑,与水泥浆体的粘结强度较低,导致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易产生收缩裂缝。岩浆岩类机制砂颗粒表面粗糙,与水泥浆体的粘结强度较高,有利于减少混凝土收缩裂缝的产生。
- 含泥量
含泥量较高的机制砂会导致混凝土中水泥浆体用量增加,从而提高混凝土的收缩性能。同时,泥质颗粒易吸附在水泥颗粒表面,降低水泥的活性,影响混凝土的收缩性能。
- 抗磨性
抗磨性较差的机制砂易在混凝土中产生磨损,导致水泥颗粒损失,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和收缩性能。而抗磨性较好的机制砂有利于提高混凝土的收缩性能。
- 水泥用量
不同类别的机制砂对水泥用量的影响不同。水成岩类机制砂由于颗粒表面光滑,与水泥浆体的粘结强度较低,需增加水泥用量以提高混凝土的收缩性能。岩浆岩类机制砂颗粒表面粗糙,与水泥浆体的粘结强度较高,水泥用量相对较低。
三、实际应用
在实际工程中,应根据工程特点、材料供应情况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机制砂类别。以下是一些具体建议:
对于要求较高的混凝土工程,如大体积混凝土、桥梁工程等,宜选用岩浆岩类机制砂,以提高混凝土的收缩性能。
对于一般混凝土工程,如住宅、办公楼等,可根据地区资源情况选择水成岩类或岩浆岩类机制砂。
在选用机制砂时,应严格控制含泥量和抗磨性,以确保混凝土的收缩性能。
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应根据所选机制砂类别调整水泥用量,以优化混凝土的收缩性能。
总之,机制砂类别对混凝土收缩性能有着显著的影响。在实际工程中,应根据工程特点、材料供应情况等因素合理选择机制砂类别,以充分发挥其优势,提高混凝土的收缩性能。
猜你喜欢:搅拌浸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