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定位测绘名词

相对定位测绘名词包括以下几种:

相对定位:

利用两台GPS接收机,分别安置在基线的两端,同步观测相同的GPS卫星,以确定基线在协议地球坐标系中的相对位置和基线向量。相对定位方法一般可推广到多台接收机安置在若干条基线的端点,通过同步观测GPS卫星,以确定多条基线向量。是为确定测站点之间的三维或二维坐标差,采用载波相位测量可实现高精度的相对定位。

动态相对定位:

用一台接收机安置在基准站上固定不动,另一台接收机安置在运动载体上,两台接收机同时观测相同卫星,以确定运动点相对与基准站的实时位置。

静态相对定位:

相对定位是利用两台GPS接收机,分别安置在基线的两端,同步观测相同的GPS卫星,以确定基线在协议地球坐标系中的相对位置和基线向量。叫做静态相对定位。

相对定向:

确定两张影像相对位置关系的过程称为相对定向。相对定向不需要外业控制点,就能建立地面的立体模型。相对定向的唯一标准是两张像片上所有同名点的投影光线对对相交,所有同名点光线在空间的交会集合构成了地面的立体模型。用于描述两张像片相对位置和姿态关系的参数,称为相对定向元素,相对定向元素共有5个。用解析计算的方法解求相对定向元素的过程,称为解析法相对定向。

单独象对相对定向:

以摄影基线为基准,用象对两个光线束的五个角旋转值表示。

连续象对相对定向:

以其中一张相片为基准,另一张相片的两个直线移动值和三个角旋转值表示。

这些名词在测绘和导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了解这些概念有助于更准确地使用相关技术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