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测绘故事

古代测绘故事涉及了多个历史人物和他们的测绘成就。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古代测绘故事:

大禹治水与九鼎图

大禹在治水过程中,采用了“左准绳,右规矩”的方法进行测量,并铸造了九鼎图,这是中国最原始的地图之一。

周公与土圭测景台

西周初期的周公旦在河南颖川阳城建立了土圭测景台,用于测量土地的远近和高低。

郑国渠与徐伯

郑国在公元前246年受韩国命令,费时十年打造了郑国渠,这是四大古渠之一。西汉时期的徐伯根据大司农郑当时建议,开挖了关中漕渠。

宇文恺与大兴城

隋朝时期的宇文恺勘测并设计了大兴城(今西安),并建成了广通渠,同时著有《东都图记》和《明堂图仪》。

裴秀与《禹贡地域图》

裴秀在魏晋时期编制了《禹贡地域图》,并提出了“制图六体”之法,包括分率(比例尺)、准望(方向)、道里(距离)、高下(地势起伏)、方邪(倾斜角度)、迂直(河流、道路的曲直)。

徐光启与测绘技术

徐光启是明代著名科学家,师从意大利传教士利马窦,学习天文、历算、测绘等,并翻译了《几何原本》和《测量法义》,推动了西方测绘技术在中国的传播。

张衡与地动仪

东汉时期的天文学家张衡发明了浑天仪和地动仪,为天文大地测量和大范围地图测绘提供了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