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测绘教程
水平测绘教程如下:
一、测量方法
当待测高程点距已知水准点较远或坡度较大时,不可能安置一次仪器测定两点间的高差。这时,必须在两点间加设若干个立尺点作为传递高程的过渡点,称转点(TP)。这些转点将测量路线分成若干段,依次测出各分段间的高差进而求出所需高差,计算待定点的高程。
二、测量步骤
安置仪器:
距已知A点适当距离处(一般不超过100m,根据水准测量等级而定),水准仪调平后,瞄准后视点A的水准尺,读数为2.142m,记入手簿后视栏读数内。
选择转点:
在路线前进方向且与后视等距离处,选择转点TP₁立尺,转动水准仪瞄准前视点TP₁的水准尺,调平,读数为1.258m,记入手簿前视读数栏内,此为一测站工作。
计算高差:
将后视读数减前视读数即为A、TP₁两点间的高差h₁=0.884m,填入下表中相应位置。
重复观测:
第一站测完后,转点TP₁的水准尺不动,将A点水准尺移至TP₂点,安置仪器于TP₁、TP₂两点间等距离处,按第一站观测顺序进行观测与计算,依此类推,测量至终点B。
计算高程:
每安置一次仪器,便测得一个高差,根据高差计算可得:h₁=a₁-b₁,h₂=a₂-b₂,hn=an—bn。将各式相加可得:B点的高程为:HB=HA+hAB。
三、注意事项
仪器整平:
使用水准仪前,必须将仪器整平,确保水准气泡在圆圈内。
精确调焦:
瞄准标尺时,要精确调焦至条码清晰,以保证读数的准确性。
消除视差:
每次读数时,气泡都要在居中才准确。
读数准确:
确保读数准确,误差一旦超限,需要重新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