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籍测绘精度标准

地籍测绘的精度标准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误差控制

地籍测绘的误差应控制在-0.05至+0.05米之间。

测量精度等级

地籍测绘的精度分三级,根据土地价值、开发利用程度和规划长远需要而定。各级界址点相对于周边控制点的点位误差和间距高出50米的相邻界址点间的间距误差限差不应高出表1的规定;间距未高出50米的界址点间的间距误差限差不应高出(1)式计算结果。建筑物角点的精度需要测定建筑物角点的坐标时,建筑物角点坐标的精度等级和限差执行与界址点相同的标准;不要求测定建筑物角点坐标时应将建筑物按的精度要求表示于地籍图上。

坐标系统

地籍测量平面的控制坐标应根据国际通用的坐标系统进行设定。

地籍图精度

地籍图的精度应优于相同比例尺地形图的精度。地籍图上坐标点的最大展点误差不超过图上±±±。高斯正形投影;1:1000,郊区地籍图的比率尺一般采用1:500。

控制网精度

四等网或e级网中最弱边相对中误差不得超过1/45000。四等网或e级以下网最弱点相对于起算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得超过5cm。

这些标准确保了地籍测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满足土地资源管理和规划的需求。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具体情况和需求选择合适的精度等级和控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