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材料翻译有哪些常用术语?
金属材料翻译在工程、制造和国际贸易等领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为了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专业性,以下是一些在金属材料翻译中常用的术语:
一、金属类别
金属(Metal):指具有光泽、导电、导热、延展性等特性的物质。
非铁金属(Non-ferrous metal):指不含铁的金属,如铜、铝、铅、锌等。
金属合金(Metal alloy):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金属元素组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钢铁(Steel):指含碳量在0.02%至2.11%之间的铁碳合金。
铸铁(Cast iron):指含碳量在2.11%以上的铁碳合金。
二、金属性质
硬度(Hardness):指材料抵抗变形和磨损的能力。
延展性(Ductility):指材料在受力时产生塑性变形而不破裂的能力。
强度(Strength):指材料抵抗外力作用的能力。
疲劳极限(Fatigue limit):指材料在反复应力作用下不发生断裂的最大应力。
热稳定性(Thermal stability):指材料在高温下保持其物理化学性质的能力。
三、金属加工
锻造(Forging):指将金属加热至一定温度后,通过冲击或压力使其变形以获得所需形状和尺寸的加工方法。
焊接(Welding):指将两种或两种以上金属加热至熔化状态,使其熔接在一起的方法。
铸造( Casting):指将金属熔化后,倒入模具中冷却凝固,形成所需形状和尺寸的加工方法。
冲压(Stamping):指在压力机上使金属板料产生塑性变形,以获得所需形状和尺寸的加工方法。
钻孔(Drilling):指使用钻头在金属工件上加工出孔的方法。
四、金属检测
射线检测(Radiographic inspection):指利用X射线、γ射线等射线对金属材料进行无损检测的方法。
超声波检测(Ultrasonic inspection):指利用超声波在金属材料中传播,根据反射波的特点进行无损检测的方法。
磁粉检测(Magnetic particle inspection):指利用磁粉在磁场中吸附缺陷,从而检测金属材料表面和近表面缺陷的方法。
热处理(Heat treatment):指通过加热、保温和冷却等工艺过程,改变金属材料组织和性能的方法。
五、金属应用
结构材料(Structural material):指用于制造各种结构件的金属材料,如建筑、桥梁、船舶等。
功能材料(Functional material):指具有特定功能,如导电、导热、磁性、耐腐蚀等特性的金属材料。
装饰材料(Decorative material):指用于装饰目的的金属材料,如不锈钢、铝合金等。
填充材料(Filling material):指用于填充空隙、提高密度的金属材料,如膨胀珍珠岩、泡沫铝等。
综上所述,金属材料翻译涉及众多专业术语,掌握这些术语对于从事相关领域的人员至关重要。在实际翻译过程中,应结合具体语境和专业知识,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专业性。
猜你喜欢:网站本地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