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二调和三调
土地调查中的“二调”和“三调”分别指的是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和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它们在多个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
时间顺序
一调:第一次全国土地调查,完成于1987年。
二调: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完成于2009年。
三调: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从2017年开始,目前仍在进行中。
调查目标
一调:全面查清土地利用状况,掌握真实的土地基础数据,建立和完善土地调查、统计和登记制度,实现土地调查信息的社会化服务,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及国土资源管理的需要。
二调:在第一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基础上,进一步查清土地利用现状,掌握真实的土地基础数据,完善土地调查、统计和登记制度,实现土地调查信息的社会化服务,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及国土资源管理的需要。
三调:全面掌握我国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和土地资源的状况,为制定国土空间规划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基础数据支撑。调查内容包括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土地资源、土地利用变化等方面,是我国国土资源管理和规划的重要基础。
技术方法与手段
二调:主要采用航空摄影、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手段进行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包括农村土地调查和城镇土地调查,任务包括查清每块土地的地类、位置、范围、面积分布和权属等情况,以及基本农田调查等。
三调:在技术方法与手段上进行了优化,包括国家统一制作优于1米分辨率的数字正射影像图,统一开展图斑比对工作,采用城乡一体化调查技术路线,利用“互联网+”的核查技术方法,调查比例尺由1∶10000提高到1∶5000,调查精度有了较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