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审核测绘

审核测绘成果是一个涉及多个环节和方面的过程,以下是一些主要的步骤和方法:

数据准确性审查

验证测绘成果中的各项参数和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检查各个点位之间的位置或数值差异,如坐标差、高程差等。

测量精度审查

评估数据采集、处理和传递等环节的精确度。

根据具体应用需求,确定测量精度的要求。

数据完备性审查

检查测绘成果中各个要素和信息的完整性和完备性。

确保包含相关要素的基本属性信息及扩展属性信息。

信息一致性审查

验证测绘成果中各种信息之间的内在关联和一致性。

检查逻辑关系是否合理,是否符合测绘规范和技术要求。

复核验收

通过对实地进行观测或使用校核方法,核对已有测绘成果中的数据和信息的正确性和一致性。

复核验收需要较大的人力和物力投入,但效果直接可靠。

数据对比

将测绘成果中的数据与实际地物进行对比,验证准确性和一致性。

可以通过人工对比或借助专业软件进行自动对比,提高效率和准确性。

软件辅助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和测绘软件,在审查过程中对测绘成果进行专业分析。

内业检查

按照法律法规、相关技术文件及项目合同要求,对测绘单位提交的成果资料进行全面审核与检查。

填写《土地开发项目测绘成果内业检查表》。

外业检验

按照相关测绘规程规范,对控制测量、土地利用现状图、竣工图等测绘成果进行抽样检验。

填写《土地开发项目测绘成果外业检验表》。

综合审核意见

市州国土资源局组织审核检查组综合内、外业检查结果,形成审核意见。

测绘成果经审核确认合格的,填写《土地开发项目测绘成果审核确认书》。

不合格处理

测绘成果经审核确认不合格的,填写《土地开发项目测绘成果不合格通知书》,并书面告知测绘单位。

整改与修改

测绘单位应对审核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认真修改,并在修改后重新提交审核。

这些步骤和方法共同构成了一个系统的审核流程,确保测绘成果的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