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制砂工艺流程的行业标准有哪些?
机制砂工艺流程的行业标准在我国得到了较为严格的规范,以确保生产出的机制砂质量符合工程要求,同时保护环境。以下是一些主要的机制砂工艺流程行业标准:
一、原材料要求
原材料应选择质地坚硬、耐磨、耐风化的岩石,如花岗岩、玄武岩、石灰岩等。
原材料应经过破碎、筛分等处理,确保其粒度分布合理,符合生产机制砂的要求。
二、生产工艺流程
破碎:将原材料进行初步破碎,使其粒度达到一定范围。常用的破碎设备有颚式破碎机、反击式破碎机等。
筛分:将破碎后的物料进行筛分,分离出不同粒度的砂料。常用的筛分设备有振动筛、圆振动筛等。
粉尘处理:在破碎、筛分等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为了减少粉尘污染,应采取湿式喷淋、布袋除尘、静电除尘等粉尘处理措施。
洗砂:将筛分后的砂料进行清洗,去除其中的泥沙、杂质等。常用的洗砂设备有螺旋洗砂机、滚筒洗砂机等。
粒度调整:根据工程需求,对洗砂后的砂料进行粒度调整,使其符合规定要求。
混合:将粒度调整后的砂料与其他组分(如石粉、矿粉等)进行混合,以满足不同工程的需求。
干燥:对混合后的砂料进行干燥处理,提高其含水量。常用的干燥设备有回转窑、流化床干燥机等。
粒度分级:将干燥后的砂料进行粒度分级,确保其粒度分布均匀。
质量检验:对生产出的机制砂进行质量检验,包括粒度、含泥量、含水量、抗压强度等指标。
三、环保要求
在生产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措施减少粉尘、噪音、废水等污染物的排放。
废水处理: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进行处理,达到排放标准。
废气处理: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进行处理,达到排放标准。
噪音控制:对生产设备进行隔音、降噪处理,降低噪音污染。
四、质量标准
粒度:机制砂的粒度应符合国家标准GB/T 14684-2011《建筑用砂》的要求。
含泥量:机制砂的含泥量应不大于3%。
含水量:机制砂的含水量应控制在1%以内。
抗压强度:机制砂的抗压强度应符合工程要求。
碱含量:机制砂的碱含量应符合国家标准GB/T 14684-2011的要求。
五、行业管理
生产企业应取得相应的生产许可证,并按照规定进行生产。
生产企业应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产品质量。
行业协会应加强对机制砂行业的自律管理,维护市场秩序。
政府部门应加强对机制砂行业的监管,确保行业健康发展。
总之,机制砂工艺流程的行业标准涵盖了原材料要求、生产工艺流程、环保要求、质量标准、行业管理等多个方面。这些标准对于保障机制砂产品质量、保护环境、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应严格遵守相关标准,确保生产出的机制砂符合工程要求。
猜你喜欢:智能化选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