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制砂拼音在建筑材料标准中的具体要求是什么?

在我国建筑材料标准中,机制砂作为一种新型的建筑材料,其质量要求和性能指标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将针对机制砂在建筑材料标准中的具体要求进行详细阐述。

一、定义

机制砂,又称人工砂,是指由天然岩石、工业废料或工业废渣等经过破碎、筛分等工艺制成的颗粒状材料。机制砂在建筑工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如混凝土、砂浆、道路基层等。

二、质量要求

  1. 粒度组成

机制砂的粒度组成应符合GB/T 14684-2011《建筑用砂》标准的要求。该标准规定了机制砂的细度模数、粒度分布等指标。具体要求如下:

(1)细度模数:机制砂的细度模数应在2.3~3.7之间。

(2)粒度分布:机制砂的粒度分布应符合下列要求:

1)细度模数在2.3~2.6之间,0.15mm以下颗粒含量应小于5%。

2)细度模数在2.6~3.0之间,0.15mm以下颗粒含量应小于10%。

3)细度模数在3.0~3.7之间,0.15mm以下颗粒含量应小于15%。


  1. 坚硬程度

机制砂的坚硬程度应符合GB/T 14684-2011标准的要求。该标准规定了机制砂的压碎值、磨光值等指标。具体要求如下:

(1)压碎值:机制砂的压碎值应小于30%。

(2)磨光值:机制砂的磨光值应小于35。


  1. 砂浆磨光值

机制砂的砂浆磨光值应符合GB/T 14684-2011标准的要求。该标准规定了机制砂的砂浆磨光值指标。具体要求如下:

(1)砂浆磨光值应小于35。


  1. 含泥量

机制砂的含泥量应符合GB/T 14684-2011标准的要求。该标准规定了机制砂的含泥量指标。具体要求如下:

(1)含泥量应小于3%。


  1. 吸水率

机制砂的吸水率应符合GB/T 14684-2011标准的要求。该标准规定了机制砂的吸水率指标。具体要求如下:

(1)吸水率应小于1.5%。


  1. 水泥饱和面干吸水率

机制砂的水泥饱和面干吸水率应符合GB/T 14684-2011标准的要求。该标准规定了机制砂的水泥饱和面干吸水率指标。具体要求如下:

(1)水泥饱和面干吸水率应小于4.0%。

三、性能指标

  1. 抗压强度

机制砂的混凝土抗压强度应符合GB/T 50081-2002《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的要求。具体要求如下:

(1)机制砂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2)机制砂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应不低于C20。


  1. 抗折强度

机制砂的混凝土抗折强度应符合GB/T 50081-2002标准的要求。具体要求如下:

(1)机制砂混凝土的抗折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2)机制砂混凝土的抗折强度应不低于C20。


  1. 体积稳定性

机制砂的混凝土体积稳定性应符合GB/T 50081-2002标准的要求。具体要求如下:

(1)机制砂混凝土的体积稳定性应满足设计要求。

(2)机制砂混凝土的体积稳定性应不低于C20。

四、应用

机制砂在建筑材料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 混凝土:机制砂可以替代天然砂用于配制混凝土,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2. 砂浆:机制砂可以用于配制砂浆,提高砂浆的粘结强度和耐久性。

  3. 道路基层:机制砂可以用于道路基层,提高道路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

  4. 建筑装饰:机制砂可以用于建筑装饰,如地面、墙面等。

总之,机制砂在建筑材料标准中的具体要求主要包括粒度组成、坚硬程度、砂浆磨光值、含泥量、吸水率、水泥饱和面干吸水率、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和体积稳定性等方面。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工程需求和质量要求选择合适的机制砂,以提高建筑材料的性能和耐久性。

猜你喜欢:数字孪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