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制砂级配范围规定有哪些?
机制砂,又称人造砂,是采用机械破碎天然岩石或其他硬质材料制成的砂。在建筑工程中,机制砂作为混凝土、砂浆等建筑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级配对建筑物的质量和性能有着重要影响。以下是关于机制砂级配范围规定的详细内容:
一、机制砂的定义及分类
机制砂是指通过机械破碎天然岩石或其他硬质材料制成的砂。根据原料的不同,机制砂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水成岩类机制砂:如花岗岩、玄武岩、安山岩等。
火成岩类机制砂:如辉绿岩、闪长岩、橄榄岩等。
变质岩类机制砂:如片麻岩、大理石、板岩等。
二、机制砂级配范围规定
- 级配范围
根据我国《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 50164-2011)的规定,机制砂的级配范围如下:
粗骨料:粒径大于5mm的颗粒称为粗骨料,其级配范围应符合表1的要求。
细骨料:粒径小于5mm的颗粒称为细骨料,其级配范围应符合表2的要求。
- 级配要求
(1)粗骨料级配要求
粗骨料的级配要求如下:
粗骨料的最大粒径不应超过结构最小截面尺寸的1/4,且最大粒径不应超过40mm。
粗骨料的级配曲线应满足下列要求:
① 级配曲线应连续、平滑,无明显突变点。
② 级配曲线在0.63mm筛孔以上的累计筛余率应大于85%。
③ 级配曲线在5mm筛孔以上的累计筛余率应大于90%。
(2)细骨料级配要求
细骨料的级配要求如下:
细骨料的细度模数应控制在2.3~3.0之间。
细骨料的级配曲线应满足下列要求:
① 级配曲线应连续、平滑,无明显突变点。
② 级配曲线在0.15mm筛孔以上的累计筛余率应大于85%。
③ 级配曲线在0.3mm筛孔以上的累计筛余率应大于90%。
三、机制砂级配范围规定的意义
- 优化混凝土性能
合理的机制砂级配可以优化混凝土的性能,提高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工作性。
- 降低混凝土成本
合理的机制砂级配可以降低混凝土的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
- 保障工程安全
合理的机制砂级配可以保障工程的安全,降低工程质量风险。
四、总结
机制砂级配范围规定对建筑工程的质量和性能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工程中,应根据工程需求、原材料特性和相关标准要求,合理选择机制砂的级配范围,以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同时,还应关注环保、节能和资源综合利用,实现绿色建筑的发展。
猜你喜欢:数字孪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