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假名的出现

日语假名的出现是为了解决日语使用汉字记录时遇到的表达困难和书写一致性问题。在大约公元9世纪,日本开始创造并使用自己的表音文字——“假名”,并逐渐发展出“五十音图”。假名主要分为“平假名”和“片假名”两种。

平假名:

平假名(ひらがな,hiragana)是由遣唐学问僧空海简化汉字草书所创,其笔画圆润,正式使用约从公元9世纪起。

片假名:

片假名(カタカナ,katakana)是由遣唐使吉备真备简化汉字楷书而创,其形状有棱有角,比平假名出现稍晚,正式使用约从公元10世纪起。

早期的日语没有文字系统,自汉字传入日本后,日本人开始用汉字来书写。然而,汉字的繁复和与日语语法的不一致性使得书写变得困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日本人发明了假名,以借用汉字的音和形来记录日语。

假名的出现,使得日语能够更灵活地记录和表达口语,同时也丰富了日本的书写系统。平假名主要用于书写和歌、物语等文学作品,而片假名则主要用于解读汉文、标注外来语、拟声拟态词以及科学术语等。

总结起来,日语假名的出现是大约公元9世纪的事情,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日语使用汉字记录时的表达和书写问题,由空海和吉备真备分别创制了平假名和片假名,并逐渐形成了五十音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