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劳务合同中的合同解除程序是怎样的?

在绩效劳务合同中,合同解除程序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它涉及到合同双方的权益保障。以下是绩效劳务合同中合同解除程序的具体内容:

一、合同解除的概念

合同解除,是指合同在履行过程中,因主、客观原因,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或者依据法律规定,终止合同关系的行为。在绩效劳务合同中,合同解除是指因劳动者或用人单位的原因,导致合同无法继续履行,从而终止合同关系。

二、合同解除的程序

  1. 协商解除

(1)提出解除合同的一方应提前向对方发出解除合同的通知,通知内容应包括解除合同的原因、解除合同的日期等。

(2)双方在接到解除合同的通知后,应就解除合同的相关事宜进行协商。协商过程中,双方应本着公平、合理、诚信的原则,就解除合同的条件、赔偿事宜等进行协商。

(3)协商一致后,双方应签订书面解除合同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1. 法定解除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规定,以下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①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②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③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④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⑤因用人单位的过错,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⑥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2)劳动者在上述情形下,可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3)用人单位在上述情形下,应与劳动者协商解除劳动合同。协商不成,劳动者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1. 仲裁解除

(1)在协商解除过程中,如双方就解除合同的条件、赔偿事宜等存在争议,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2)仲裁委员会受理案件后,应依法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决。裁决书生效后,双方应按照裁决结果履行合同解除手续。


  1. 法院解除

(1)在仲裁过程中,如一方不服仲裁裁决,可在收到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应依法进行审理,并作出判决。判决书生效后,双方应按照判决结果履行合同解除手续。

三、合同解除的注意事项

  1. 合同解除应遵循法定程序,不得违反法律规定。

  2. 合同解除过程中,双方应保持诚信,不得采取欺诈、胁迫等不正当手段。

  3. 合同解除后,双方应按照法律规定,办理相关手续,包括但不限于:办理社会保险转移手续、结算工资等。

  4. 合同解除后,如存在争议,应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总之,绩效劳务合同中的合同解除程序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双方权益的保障。在解除合同过程中,双方应严格遵守法律规定,确保合同解除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猜你喜欢:战略闭环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