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任力模型与冰山模型的关系如何把握?

胜任力模型与冰山模型的关系如何把握?

在当今社会,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如何选拔、培养和激励人才成为企业关注的焦点。胜任力模型和冰山模型是人力资源领域中的两个重要工具,它们在企业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那么,胜任力模型与冰山模型的关系如何把握呢?

一、胜任力模型

胜任力模型(Competency Model)是指通过分析个体在某一领域内取得成功的关键能力,从而形成一套能够描述个体在特定领域内表现优异的能力体系。胜任力模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知识:指个体在某一领域内所具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2. 技能:指个体在某一领域内运用知识和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能力:指个体在某一领域内所表现出的心理素质和个性特征。

  4. 行为:指个体在某一领域内所表现出的工作态度、价值观和行为模式。

二、冰山模型

冰山模型(Iceberg Model)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麦克里兰(McClelland)提出的,它将个体的能力分为两部分:水面以上的“显性能力”和水面以下的“隐性能力”。水面以上的显性能力包括知识、技能和能力,水面以下的隐性能力包括动机、特质和自我概念。

三、胜任力模型与冰山模型的关系

  1. 胜任力模型是冰山模型的基础

冰山模型中的显性能力与胜任力模型中的知识、技能和能力相对应。因此,胜任力模型是冰山模型的基础,为冰山模型提供了具体的、可衡量的能力指标。


  1. 胜任力模型是冰山模型的具体体现

冰山模型中的隐性能力需要通过胜任力模型来体现。例如,在选拔人才时,企业可以通过胜任力模型中的行为指标来评估候选人的动机、特质和自我概念。


  1. 胜任力模型与冰山模型相互补充

胜任力模型关注的是个体的外在表现,而冰山模型关注的是个体的内在素质。两者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对个体能力的全面评价。

四、如何把握胜任力模型与冰山模型的关系

  1. 明确目标

在构建胜任力模型和冰山模型时,首先要明确目标,即确定企业所需的核心能力,以及如何通过这两个模型来选拔、培养和激励人才。


  1. 分析岗位需求

根据不同岗位的需求,分析岗位所需的显性能力和隐性能力,从而构建相应的胜任力模型和冰山模型。


  1. 综合评估

在选拔、培养和激励人才时,既要关注个体的显性能力,也要关注个体的隐性能力。通过综合评估,为企业选拔出具备全面能力的优秀人才。


  1. 不断优化

随着企业的发展和市场环境的变化,胜任力模型和冰山模型需要不断优化。企业应定期对模型进行评估和修订,以确保模型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总之,胜任力模型与冰山模型在企业管理中具有密切的关系。企业应充分把握两者之间的关系,构建科学、有效的模型,为企业选拔、培养和激励人才提供有力支持。

猜你喜欢:战略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