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元代物流的文献综述
关于元代物流的文献综述
元代的海运是漕运的主要方式,这一特色在元代经济史和中国古代漕运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以下是对元代海运的文献综述:
元代海运的成因
运河漕运弊端:元代统一后,需要从江南地区运送大量粮食至大都,最初依赖运河漕运,但运河时常败坏,尤其是中滦到淇门段,劳民伤财。
海路联运尝试:后来尝试运河与海路联运,但效果不佳。
海运的起始:至元十三年(1276年),伯颜入临安(今杭州),命朱清、张暄等人将南宋库藏图籍自崇明州通过海道载入京师,标志着元代海运的开始。
发展阶段
初期尝试:海运最初是作为运河漕运的补充,但因其高效逐渐成为了主要的漕运方式。
航线与运粮情况:元代海运的主要航线是从江、浙、闽沿海至天津口岸,运粮情况在文献中有所记载,但具体细节需进一步研究。
管理
站赤资料:元代驿站的管理、站官、递铺和海青牌等问题在日本的羽田亨的《蒙古驿传考》中有所论述,为研究元代邮驿提供了重要资料。
研究文献
羽田亨的《蒙古驿传考》:1907年发表,1937年由何健民翻译,在《国立武汉大学文哲季刊》连载,对元代驿站管理等问题进行了详细论述。
潘锦全的研究:潘锦全在2004年发表的《元代海运综述》中,对元代海运的成因、发展阶段、主要航线、运粮情况以及管理等方面进行了综合论述。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