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博物院十大镇院之宝

南京博物院十大镇院之宝包括:

竹林七贤砖印模画:

国宝级文物,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由200多块古墓砖组成,分为两幅,描绘了魏晋时期的四位名士和春秋时代的名士荣启期。

战国错金银镶嵌丝网套铜壶:

国宝级文物,第三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1982年出土于江苏省盱眙县穆店乡马湖村南窑庄,是战国中期的容酒器,展示了当时青铜铸造工艺的高超水平。

西汉金兽:

国宝级文物,迄今中国出土文物中最大最重的金器。1982年出土于江苏省盱眙县南窑庄窖藏,重9100克,造型生动,工艺精湛。

银缕玉衣:

国宝级文物,中国第一件经科学复原且品相完好的汉代银缕玉衣。1970年出土于徐州,长1.7米,使用银丝800克左右,工艺复杂,保存完好。

东汉广陵王玺金印:

国宝级文物,汉印中的稀世珍品。1970年出土于徐州,钩体为龙首形,图案为流畅的圆涡形云气纹,刻有铭文。

东汉错银铜牛灯:

国宝级文物,汉代青铜灯具上乘之作。1970年出土于徐州,整体形状貌似蟾蜍,两眼圆瞪,龇牙咧嘴,十分形象生动。

东汉鎏金镶嵌兽形铜盒砚:

国宝级文物,汉代制砚的杰出成就。1970年出土于徐州,形状貌似蟾蜍,两眼圆瞪,龇牙咧嘴,十分形象生动。

金蝉玉叶:

国宝级文物,目前国内所见的金蝉玉叶孤品。1954年出土于苏州五峰山博士坞,应为贵族女子的发簪,蝉的形象栩栩如生。

明洪武釉里红岁寒三友纹梅瓶:

国宝级文物,现存唯一带盖子且保存完整的洪武釉里红梅瓶。1991年昆山出土,造型端庄优美,器型完整无缺。

透雕人兽鸟玉饰件:

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玉器,出土时代最早的人鸟兽图案透雕精品。1991年昆山出土,系透闪石软玉制成,制作采用了线刻、圆雕、透雕、钻孔、琢磨抛光等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