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山胜任力模型提出者的研究灵感来源

冰山胜任力模型提出者的研究灵感来源

一、引言

冰山胜任力模型是一种用于描述个体在特定领域内能力水平的理论模型,由美国心理学家麦克利兰(David C. McClelland)于1973年首次提出。该模型将个体的能力分为“冰山以上”和“冰山以下”两部分,其中“冰山以上”部分是显性能力,易于观察和评估;“冰山以下”部分是隐性能力,难以观察和评估。本文旨在探讨冰山胜任力模型提出者的研究灵感来源,以期为我国人才选拔、培养和评价提供理论参考。

二、研究灵感来源之一:心理学的实证研究

麦克利兰在提出冰山胜任力模型之前,曾长期从事心理学领域的实证研究。以下列举几个对冰山胜任力模型提出产生重要影响的研究:

  1. 人格特质理论:麦克利兰在研究人格特质时发现,个体的人格特质对其职业成功有着重要影响。这一发现为他提出了冰山胜任力模型奠定了基础。

  2. 职业成功因素研究:麦克利兰在研究职业成功因素时,发现个体的能力、知识和技能等因素对职业成功具有重要影响。这一研究为他提出了冰山胜任力模型提供了实证依据。

  3. 心理测量学:麦克利兰在研究心理测量学时,发现传统的智力测验并不能全面反映个体的能力水平。这一发现促使他探索新的能力评价方法,从而产生了冰山胜任力模型。

三、研究灵感来源之二:跨学科研究

冰山胜任力模型的提出,不仅受到心理学领域的影响,还受到了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的启发。以下列举几个对冰山胜任力模型提出产生重要影响的跨学科研究:

  1. 组织行为学: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表明,个体在组织中的表现受到其能力、知识和技能等因素的影响。这一研究为冰山胜任力模型的提出提供了理论支持。

  2. 教育学:教育学的研究表明,个体在学习和工作中需要具备一定的能力、知识和技能。这一研究为冰山胜任力模型的提出提供了实证依据。

  3. 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表明,企业需要选拔、培养和评价具有高能力的员工。这一研究为冰山胜任力模型的提出提供了实践背景。

四、研究灵感来源之三:社会环境

冰山胜任力模型的提出,还受到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以下列举几个对冰山胜任力模型提出产生重要影响的社会环境:

  1. 知识经济时代: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对人才的能力、知识和技能要求越来越高。这一社会背景促使麦克利兰提出了冰山胜任力模型。

  2. 全球化趋势:全球化使得企业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对人才的能力、知识和技能要求更高。这一社会背景也为冰山胜任力模型的提出提供了实践需求。

  3. 人才选拔与培养:在人才选拔与培养过程中,企业需要关注个体的能力、知识和技能,以提高企业竞争力。这一社会背景为冰山胜任力模型的提出提供了应用价值。

五、结论

冰山胜任力模型的提出,是麦克利兰长期从事心理学、跨学科研究和社会环境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该模型为我们提供了新的视角来认识个体能力,对人才选拔、培养和评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我国,冰山胜任力模型的应用将有助于提高人才选拔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为企业和社会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猜你喜欢:RIDER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