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景观设计植被特征

新农村景观设计中的植被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生态功能与本地特色

植被配置应有利于生态系统的构建,符合当地已有的生态模式或促进其良性发展。例如,在农村河道、溪流、池塘等地,应选择能体现美丽乡村生态特性的植物种类。

选用本地树种与引进树种相结合的方式,以保证植物能在本地区正常生长,同时体现地方特色。

植物群落的配置

沿道路边缘的绿化带可种植较低矮的灌木、地被或草坪,如女贞、黄杨类。集中的大片绿地应注重植物群落的配置,采用三层或四层的乔灌草结合的群落结构。

对于公园和小游园,除了植物群落的配置外,还应考虑到居民的健康问题,适宜栽培一些对健康有利的植物,如能增加空气中负离子含量或挥发杀菌消毒物质的植物,如马尾松、亮叶桦、栓皮栋等。

景观植物的选择

现状的农村植物景观中,主要的植物景观要素包括古树、原生树林、自然花草和经济作物。在设计中应尽量保留古树,作为视线焦点或建筑背景。

自然花草在乡村景观中应避免规则式种植,可以巧妙地点缀修饰乡村景观,增添自然美感。

植物的功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