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成果保管相关规定
测绘成果保管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归档与整理
测绘成果及资料档案必须按要求归档,确保资料齐全、完整,并按照分类整理立卷,案卷标题简明确切,符合国家有关规范及标准。
制定归档范围及保管限期
根据国家要求,制定测绘成果及资料档案的归档范围及保管限期表,确保档案的保存期限和保密要求明确。
档案分类与编号
不得擅自改变档案的分类、组卷、编号方法,确保档案管理的一致性和可追溯性。
书写与记录
永久、长期保存的资料档案禁止使用红墨水、纯兰墨水、圆珠笔、复写纸书写,只能用兰黑墨水、碳素墨水书写,以利长期保存。
接收与移交
测绘成果及资料档案的接收和移交必须附有清单,严格清点和履行签字手续,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定期检查与更换载体
数据载体每年轮流抽取不少于5%读取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更换载体或恢复抢救,确保数据的安全性。
及时整理与入库
接收的档案必须及时整理、组卷、归档、入库,当年接收的档案必须当年完成归档工作,避免档案积压。
详细登记与数据库管理
所有档案必须登记,详细到文件级,尽量用数据库或电子表格进行登记,便于管理和检索。
保密与安全防护
做好保密、防虫、防霉、防盗工作,定期检查档案保管状况,对破损、变质档案资料及时上报领导并提出处理意见。
物理隔离与网络安全
使用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时,须遵守相关计算机信息系统保密管理规定,采取物理隔离措施,禁止与互联网、外部网络相联,确保数据安全。
审批与登记制度
对涉密测绘成果的使用、传递、复制、保存等情况实行登记管理制度,使用涉密测绘成果须经主管领导批准,并予登记后提供。
第三方保密管理
需委托公司以外的第三方承担成果开发、利用任务的,第三方必须具有相应的保密资格及条件,签订成果保密责任书,并监督其按保密规定销毁涉密测绘成果及其衍生产品。
保密制度与人员培训
制定保密制度,加强人员管理,进行保密教育和培训,提高安全保密意识,建立健全的保密考核和奖惩制度。
限制使用权限与审批流程
严格限制测绘成果的使用权限,根据保密等级限制使用对象和范围,强化审批流程,确保合法合规使用。
技术防护措施
采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加密测绘成果的存储、传输和使用过程,防止非法网络攻击和窃取。
保密审查与监督
建立健全保密审查机制,审核各种使用测绘成果的文件、合同和协议,确保符合相关保密规定。
定期销毁与监管
督促涉密基础测绘成果被许可使用人认真履行使用到期销毁制度,加强监管,对未按规定保管和使用涉密基础测绘成果的行为进行查处。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保障测绘成果的安全性和保密性,防止泄密和不当使用,确保测绘成果在国家安全和个人利益方面发挥最大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