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景观设计相关术语

植物景观设计相关术语包括以下内容:

地径:

苗木的地际直径,通常以“d”表示。

胸径:

离地高1.3米处直径,常以“Φ”表示。

米径:

离地高1米处直径。

冠径:

又称蓬径,指苗木冠丛的最大幅度之间的距离,常以“P”表示。

泥球直径:

又称球径,指苗木移植时根部所带泥球的直径,常以“D”表示。

枝下高:

指苗木(乔木)自地面至第一个树枝的树干高度,以“h”表示。

高度:

指苗木自地面至树冠的最高处的垂直距离,常以“H”表示。

培育年数:

又称苗令,表示苗木繁殖、培育的年数。

紧密度:

指球形植物冠丛的稀密程度。

线条:

植物群落中连续排列的树冠顶端、圆柱形的树枝、树叶上的脉络等形成的线条。

质感:

植物的质感美是指整体的疏松与紧密,不同的质感交错形成肌理的对比和变化。

空间:

植物可以用于空间中的任何一个平面,如地被和低矮灌木的交界处可以暗示虚空间的边缘;在立面空间中,树干如同直立于外部空间中的支柱,以暗示的方式限制着空间。

客土:

更换适合园林植物栽植的土壤。

地形造型:

一定园林绿地范围内植物栽植地的起伏状况。

栽植穴、槽:

栽植植物挖掘的坑穴,坑穴为圆型或方形的称为栽植穴,长条形的称为栽植槽。

栽培植:

理化性状良好,适宜于园林植物生长的土壤。

植物景观配置:

根据发挥园林综合功能的需要,在满足植物生态习性及符合园林艺术审美要求的基础上,把植物材料合理搭配起来,组成一个相对稳定的人工栽培群落,创作出赏心悦目的园林景观。

植物大小:

植物三维所占据的大小,直接关系着园林景观空间的占据与划分。

古典园林:

对古代园林和具有典型古代园林风格的园林作品的统称。

园林设计:

对组成园林整体的山形、水系、植物、建筑、基础设施等要素进行的综合设计。

观赏植物:

常见的观赏植物分为观赏蕨类、观赏松柏类、观形树木类、观花树木类、观赏草花类、观果植物类、观叶植物类和观赏棕榈类及竹类。

地被植物:

贴近地面或匍匐地面生长的草本和木本植物,一般不耐践踏。

花境:

也称花缘、花边、花带,一般多用宿根花卉栽植在绿篱灌丛或栏杆、草地边缘,以及道路两侧、建筑物前。

园林小品:

与园林建筑相比结构简单,一般没有内部空间,体量小巧,造型别致,富有特色,并讲究适得其所。

这些术语涵盖了植物景观设计中的多个方面,包括植物规格、植物形态、植物配置、园林设计等基本概念和要素。掌握这些术语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植物景观设计的原则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