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安全规章制度

餐饮安全规章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防火安全管理制度

一级检查:由班组织实施,包括每个员工每天对本岗位和本地段进行火情安全检查,及时上报和解决不安全因素,并将检查结果汇报给领班。保安员每日进行防火巡查,营业期间至少每小时一次,营业结束时员工还需对营业现场检查,消除遗留火种。

二级检查:由部门领导实施,每周组织主管和领班对管辖地段和设备物资进行检查,检查防火安全工作的执行落实情况,处理火险隐患,并向员工进行教育和奖惩。

三级检查:由火锅店领导实施,每月及节假日来临前进行全面防火检查,并对各部门进行重点或抽查,检查防火安全执行情况。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食品采购索证验收制度: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建立食品、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的采购查验和索证索票制度,确保所购原料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并便于溯源。

食品贮存管理制度:食品贮存场所应符合食品标识上的贮存条件,分类存放食品,保持清洁,并定期检查库存食品,及时清理变质或超过保质期的食品。

餐具清洗消毒制度:公用餐具使用前必须洗净、消毒,符合国家有关卫生标准。消毒后餐饮具必须存放在专用保洁柜内备用,未消毒和已消毒餐具应分开存放。

食材储存环节:分类存放食材,控制温度,遵循先进先出原则,定期盘点库存,及时清理过期或损坏的食材。

食品加工环节:加工人员持健康证上岗,严格按照菜品制作工艺和卫生要求进行加工,生熟食品分开加工、存放,避免交叉污染,确保食品烧熟煮透。

安全操作规范

厨房工作人员培训:定期对厨房工作人员进行防火安全教育,熟悉灭火器性能和使用方法,会报火警、扑救初起火灾和逃生自救。所有员工上岗前必须接受相关培训并合格。

电气设备检查:厨房各类电器设备安装应符合防火安全要求,不得超负荷使用,并由专业人员进行定期检查。

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确保消防车通道、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畅通无阻,无堵塞、锁闭情况,并设置明显的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和应急照明。

这些规章制度旨在确保餐饮服务的安全性,预防火灾和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公众健康。各餐饮单位应严格遵守这些制度,并定期进行自查和培训,以提高安全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