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道测绘是什么
航道测绘是指 对航道、港口以及水域进行测绘和测量的活动,其主要目的是保障航行安全、提高航道利用率,并促进海洋经济的发展。这一定义涵盖了多个方面,包括通航水域的地形、地物、水深、流态等的测量,以及相关的资料整理和航道图绘制等。
具体来说,航道测绘包括以下内容:
基本测量:
对图幅内的航行要素进行全面系统性测量,涵盖水深、地形、地物等。
检查测量:
重点测量港池、航道、锚地等水域的水深,以及对图幅内特定航行要素的测量,特别是有变化的要素。
水深测量:
受水流、风力、船艇摆动等因素影响,水深点的点位中误差图上±1.5mm,深度误差根据水深不同而异,小于5米水深的中误差为±0.1m~0.2m,大于5米水深的深度中误差为±0.1m。
地磁偏差测量:
测量地磁对航行的影响。
航行障碍物及限航物的测量:
识别和测量可能影响航行的障碍物和限制航行的物体。
资料整理和航道图绘制:
将测量数据整理成资料,并绘制成航道图,为船舶提供安全航行的依据。
航道测绘对于国家经济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是确保船舶安全航行的基础资料,还能提高航道的利用效率,促进海洋经济的发展。随着技术的进步,航道测绘的方法和手段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以适应日益增长的航运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