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基准有哪些
测绘系统中的测绘基准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大地基准
大地基准是建立大地坐标系统和测量空间点点位的大地坐标的基本依据。早期的大地基准采用的是参心坐标系,现代大地基准采用的是地心坐标系。我国目前采用的大地基准包括1980西安坐标系和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高程基准
高程基准是建立高程系统和测量空间点高程的基本依据。我国在早期开展了两次一、二等水准网测量,分别建设了1956黄海高程基准以及1985国家高程基准。目前全国各地似大地水准面已基本建成,部分省份似大地水准面精度达到3厘米,部分城市达到毫米级。
深度基准
深度基准是海洋深度测量和海图上图载水深的基本依据。中国海区从1956年采用理论最低潮面作为深度基准。
重力基准
重力基准是建立重力测量系统和测量空间点的重力值的基本依据。我国的重力基准包括1957国家重力控制网、1985国家重力控制网及2000国家重力控制网。近年来,通过重大专项,构建了新一代国家重力基准网,统一了陆地与海岛礁的重力基准。
这些基准共同构成了我国测绘系统的基石,通过相关的控制网、模型、基准面等来体现,确保测绘成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