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抗疫消毒措施有哪些
在新冠疫情期间,餐饮业需要采取一系列消毒措施以确保食品安全和顾客健康。以下是一个详细的餐饮抗疫消毒措施表:
餐具消毒 煮沸消毒:
将洗涤好的餐具放入100℃的水中煮沸10分钟,确保餐具的每个部位都能接触到沸水。
蒸汽消毒:将洗涤好的餐具直接放入蒸汽箱进行消毒,碗盘应口向下,以免消毒后餐具内积水,温度保持100℃,消毒时间不得少于15分钟。
紫外线消毒:将洗净的餐具放入紫外线消毒柜内进行消毒,紫外线灯应覆盖餐具的所有表面,消毒时间不得少于15分钟。
化学消毒:对不宜蒸、煮消毒的饮具,可在洗净后用化学药物(如含氯消毒剂)进行消毒,使用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场所消毒 日常清洁:
食堂应每日进行清洁,包括桌面、地面、门窗、墙壁等,保持环境整洁,无污垢和垃圾。
通风换气:食堂必须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日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定期消毒:对公共区域如门把手、电梯按钮、扶手等高频接触的物品进行定期消毒,可使用含氯消毒剂喷洒或擦拭。
员工消毒 个人防护:
员工在工作期间应佩戴口罩、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品,确保个人卫生。
健康检查:负责餐具消毒工作的员工应身体健康,工作认真,并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食品处理 食材处理:
食材在加工前应彻底清洗,去除残留物和污垢,确保食材新鲜、安全。
食品存储:食品应分类存放,避免交叉污染,生食和熟食应分开存放,并确保存储温度适宜。
应急措施 疫情报告:
一旦发现员工有发热、咳嗽等疑似症状,应立即报告,并进行隔离和消毒处理。
消毒记录:应建立消毒记录,记录每次消毒的时间、地点、方式和责任人,以便追溯和检查。
通过以上措施,餐饮业可以有效降低疫情传播风险,保障员工和顾客的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