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测绘和传统测绘区别

新型测绘和传统测绘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技术体系

新型测绘:采用卫星遥感、卫星导航定位、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手段,实现全息采集、智能处理、变化发现、实体建库、定制服务等。技术体系更加立体化、智能化,广泛采用新一代信息技术。

传统测绘:主要依赖3S技术(GNSS+RS+GIS),侧重于地形、地貌、地物的测量和记录,技术相对较为单一。

生产组织体系

新型测绘:以一个实体只测一次为目标,构建国家、省、市、县多级联动的组织管理体系,实现国家对基础测绘统筹建设和各级地理信息部门间的协同共享,破除传统比例尺分级的基础测绘成果管理壁垒。

传统测绘:通常采用分级测绘的方式,各个级别独立进行测绘工作,数据管理和共享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产品体系

新型测绘:以“地理实体”为视角,按“空间精度和实体粒度”开展测绘活动,产品模式更加灵活丰富,包括标准化产品和非标准化产品,按需组装“4E标准化产品”(组合聚合实体集、无级化地图表达、地形级实景三维、城市级实景三维)。

传统测绘:产品主要以地图为主,侧重于空间形态和地物特征的表达,形式相对单一。

应用领域和服务模式

新型测绘:广泛应用于城市规划、交通运输、环境保护等领域,提供精确数据支持,提高测绘灵活性和实时性,强化数据处理能力和信息共享性。泛在测绘作为新型测绘的一部分,通过无线通信、互联网、卫星导航等技术实现地理信息实时高效获取、处理、传输和共享。

传统测绘:主要服务于国家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基础地理信息,应用领域相对较窄,数据处理和共享能力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