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测绘是什么学科
遥感测绘是一门 融合了空间科学、地球科学、信息技术等多学科知识的学科。它主要研究利用遥感技术和测绘手段来获取地球表面的各种数据,并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应用。遥感技术通过卫星、飞机等平台搭载的传感器,远距离获取地球表面的信息,如地形、地貌、植被、水体等;测绘工程则有着悠久的历史,从早期的地面测量到现代的数字化测绘,技术不断革新。
遥感科学与技术属于工学门类,测绘类专业大类,授予工学学位。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该专业的全称为遥感科学与技术,属于工学中的测绘类。遥感科学与技术是在空间科学、地球科学、测绘科学、计算机科学及其他学科交叉渗透、相互融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
专业介绍中,摄影测量与遥感是测绘科学与技术学下的二级学科,它利用非接触成像和其他传感器对地球表面及环境、其他目标或过程获取可靠的信息,并进行记录、量测、分析和表达。
课程设置方面,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需要学习包括遥感原理、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数字图像处理、遥感数据获取与处理等一系列课程,这些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具备遥感科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能在多个领域从事传感器的集成与设计、遥感数据获取与处理、专题信息提取、遥感数据建模与反演、数字化测绘和遥感信息服务等方面的生产、开发、科研、教学和管理工作。
综上所述,遥感测绘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结合了多种学科的知识和技术,用于获取、处理和分析地球表面的信息,并在多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