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的名山有哪些
武汉的名山包括:
蛇山:
位于武汉市武昌区,是武汉最早“主人”之一,也是沦桑巨变的见证人。蛇山西起长江边,东止大东门,全长约3500米。修建武汉长江大桥时,西部1000多米夷为平地,建了引桥。蛇山原名黄鹄山,山下称黄鹄岸,江边水湾称黄鹄湾。古时“林涧甚美”,风景颇秀,故李白有诗云:“东望黄鹄山,雄雄半空出,四面生白云,中峰倚红日。”宋时因鄂州治城在山上,一度称石城山。还有一名为金华山。分地段又有黄鹄山、殷家山、黄龙山、高观山、大观山、棋盘山、西山等名称。中部的高观山,元时作高冠山,明时称长春山。龟山、蛇山的名称出现较晚。由于二山,一座“若巨鳌浮水上”,一座“缭绕如伏蛇”,“雄踞江之东西,势若龟蛇环卫”,当地的民众在明末以来便逐渐以龟山、蛇山呼之。如果说翼际山、黄鹄山是它们的本名,那龟山、蛇山则是其俗名。俗名叫响以后,本名反倒不显了。传说龟、蛇二山是大禹手下两员大将所变化。大禹治水时,命龟蛇二将竭尽全力制伏长江水患,但由于水怪厉害,仍时常兴风作浪,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两员大将为了战胜水怪,以自己的身体变作龟、蛇二山,将水怪永远镇压在山下。龟山头伸出江边部分称“禹功矶”,上面建有禹王庙(又称禹稷行宫),就是为了纪念大禹治水的功绩。传说毕竟是传说,但龟、蛇二山束锁住了江流,限制了沙洲涨没的范围,使武汉地区有了长期不变的深水港,倒是事实。而且,龟蛇锁大江的地势,奠定了长江大桥的基础。龟山、蛇山这种有利武汉交通运输发展的客观作用,比两座山的登临和观赏价值要大得多,但却往往不被兴致勃勃的游人所察觉。
龟山:
位于武汉市汉阳城北,为武汉市名胜古迹较多的三山之一。龟山风景区在历史上就是有名的游览胜地。龟山或鲁山是中国湖北省武汉市市内名胜古迹较多的山。古时,此山被名为翼际山。位于武汉市汉阳城北,为武汉市名胜古迹较多的三山之一。龟山风景区在历史上就是有名的游览胜地。
磨山:
位于武汉东湖之滨,是中国最大的楚文化旅游区,也是国内5A级景区,这里已经免费开放,可以看到东湖,风景优美。磨山景区实际上是由武汉东湖对岸的六个连绵起伏的小山包组成,因每个山包都形似磨盘,后来人们就称此为磨山。此处三面环水,东临喻家湖,西傍东湖,背靠团湖,植被丰富,花团锦簇,夏荷冬梅、春鹃秋桂。
珞珈山:
海拔118.5米,位于武汉大学校内,山上绿树成荫,春季可以看到樱花,为东湖南岸临湖最高峰,山顶可远眺东湖全景和武汉景色。尤其是与武汉大学的老建筑交相辉映,风景非常优美。校内有阶梯可以直接上山。
喻家山:
海拔149米,位于光谷的华中科技大学校内,这里可谓是闹中取静,阶梯可以到达山顶,山顶可眺望东湖和光谷。
木兰山:
位于武汉市黄陂区北部,距武汉主城区50公里,海拔582.1米,她东拥木兰湖、南瞰木兰天池、西挽滠水河、北枕大别山,国土面积78平方公里,是木兰生态旅游区的龙头,是中部地区着名的道教圣地。此外,木兰山常年举办全国山地户外挑战赛和木兰庙会、木兰山登山节。
云雾山:
位于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西北部李家集街道泡桐店境内,有“西陵胜地、楚北名区、陂西陲障、汉地祖山”美誉。距武汉市中心城区65公里,距黄陂城区29公里,是一处以山地为主的自然风景区,为木兰八景之一,国家AAAAA级景区。这里有“十里花山,八里柳溪,一山两教,四季香火”,还有非遗泥塑、白鹭林、花语山。
马鞍山:
位于武汉市武昌区,是武汉市的著名山峰之一。
九峰山:
位于武汉市武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