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地形测绘方式
我国海底地形测绘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多波束测深系统
技术原理:利用船基等载体,通过发射换能器阵列向海底发射声波,接收换能器基阵对海底回波进行接收,形成对海底地形的照射,通过声速公式计算得到海底水深值,并结合导航定位系统获得探测点时刻的位置坐标,最终确定海底的三维位置信息。
特点:覆盖范围大、分辨率高、精度高、效率高。
侧扫声呐探测技术
技术原理:利用回声测深原理来探测海底地貌和水下物体,根据海底表面物质背散射特征的差异来判断目标物的沉积属性或形态特征。侧扫声呐通常安装在拖体上,其到海底面的距离是可以调节的,作业时向两侧发送宽角度声波波束,覆盖海底大面积区域,然后接收海底返回的背散射数据对海底进行成像。
特点:不能准确给出海底的深度,横向分辨率取决于声呐阵的水平角宽。
单道地震勘探
技术原理:通过在海底或水面施加人工震动,利用地震波在海底和地层中的传播特性来探测地层结构和地质构造。
卫星测高
技术原理:利用卫星上搭载的激光雷达仪器,通过测量激光在海面和海底之间的传播时间来获取海底地形地貌的数据。
激光扫描技术
技术原理:通过激光束的扫描和反射来获取海底地形地貌的详细信息。
声纳测量法
技术原理:通过声波在水中传播的原理,可以测量出海底的高度、深度和形状等信息。
断面法
技术原理:沿断面测量水深,适用于水流湍急的河段。
角度交会法
技术原理:以2~3台经纬仪或平板仪在岸上已知点设站,同步测定方向,交会船在测深时的点位,常用于流速较大的河段。
极坐标法
技术原理:以电磁波测距仪或经纬仪在岸上已知点设站并选定零方向,测最测深点的距离和水平角,确定点位。
六分仪法
技术原理:在船上靠近测深点处以2台六分仪同步观测岸上已知点,确定点位,适用于能目视观测岸上目标的较开阔水域。
高分辨率测深侧扫声纳(HRBSSS声纳)
技术原理:分辨率高、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特别适用于AUV、HUV、ROV、拖体和船上,在离海底比较近的高度上航行,获得高分辨率的地形地貌图。
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通常需要根据实际需求和海底环境条件综合选择合适的探测手段,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高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