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业食品安全保障
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保障是一个系统性的工作,涉及多个环节和方面。以下是一些关键措施和原则,用于确保餐饮服务的食品安全:
严把主体资格关
餐饮服务单位必须悬挂《营业执照》《餐饮服务许可证》等相关证照资料,并确保食品安全有专人管理和负责。
严把进货查验关
严格落实食品进货查验和索证索票制度,核对食品检验合格证与食品的名称、数量、重量是否一致,防止采购使用来源不明和未经检疫检验的食品。
严把加工制作关
食品加工过程应生熟分开存放、荤素分开洗切,确保食品加工烧熟煮透。建立食品添加剂使用台账,做到账实相符。
严把环境卫生关
食品加工制作、贮存器具和场所必须清洁卫生。加工制售生食类、冷食类、裱花蛋糕等高风险食品应在专间或专用操作场所内由专人完成,并使用专用工具、容器、设备。及时清理餐厨废弃物,加强通风和消毒,做好有害生物的防治工作。
严把从业人员关
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工种的食品生产加工人员需每年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上岗。有碍食品安全疾病的员工应及时调离岗位。从业人员要保持良好个人卫生,穿戴清洁的工作衣帽。
严把食品储存关
建立专用食品储存仓库,食品与非食品不能混放,食品及其原料不能和非食品及有害物质同库存放。
加强食品安全监管
政府部门应加强对餐饮行业的食品安全监管,定期检查餐饮企业,确保其遵守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对于违法违规行为,应依法查处,形成严惩不贷的震慑力。同时,政府还应加大食品安全宣传力度,提高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
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
餐饮企业应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确保一旦发生食品安全问题,能够迅速找到问题的源头,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消费者也应学会查看食品的追溯信息,增强自身的食品安全保障能力。
优化膳食经费管理
学校应制定食堂成本管理制度,合理规划每一笔经费,确保经费的有效利用,提供质量上乘、营养均衡的膳食服务。
开展食品安全培训和自查自纠
餐饮服务单位应做好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和管理工作,定期开展食品安全自查自纠,及时化解消费纠纷,防止负面舆情出现。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提升餐饮服务的食品安全水平,保障公众外出饮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