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博物馆十大文物简介

河南博物院十大文物简介如下:

妇好鸮尊

时代:

商代晚期

规格:通高46.3厘米,口长16.4厘米,足高13.2厘米,盖高13.4厘米,重16千克

特点:是目前我国发现最早的鸟形铜尊,非常罕见的青铜艺术品,国家国宝级文物。

贾湖骨笛

时代:

新石器时代

规格:长23.6厘米

特点:用鹤类直骨制做,是目前我国发现最古老的乐器,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可吹奏的乐器,国家国宝级文物。

杜岭方鼎

时代:

商朝早期

规格:通高87厘米,口长宽61厘米,耳高17厘米,足高25.5厘米,重约64.25千克

特点:是目前我国发现的时代最早、体量最大、铸造最为完美、保存最为完整的青铜重器,国家国宝级文物。

玉柄铁剑

时代:

西周时期

规格:通长34.2厘米,柄长12.2厘米,剑身长22厘米,叶宽3.8厘米,玉剑茎最大直径1.8厘米

特点:迄今发现的最早的人工冶铁实物,被誉为“中华第一剑”。

莲鹤方壶

时代:

春秋中期

规格:通高117厘米,口长30.5厘米,口宽24.9厘米

特点:用于盛酒或盛水,纹饰构图复杂,设计奇妙,铸造技艺精湛,反映了春秋时期的时代风貌,国家国宝级文物,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云纹铜禁

时代:

春秋中期

规格:通高28.8厘米,通长131厘米,通宽67.6厘米,重94.2公斤

特点:造型为长方形,整体由三层粗细不同的铜梗相互套结,镂空透雕云纹,采用失蜡法铸造工艺,工艺精湛复杂,国家国宝级文物,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编钟

时代:

商周时期

特点:一套由多个编钟组成,用于音乐演奏,具有极高的艺术和历史价值。

铜器

时代:

商周时期

特点:包括各种铜制的礼器、器皿等,展示了商周时期的青铜铸造技术。

铁牛

时代:

宋金时期

特点:铁制农具或武器,反映了宋金时期的冶炼技术水平。

唐三彩陶俑

时代:

唐代

特点:唐三彩是一种低温铅釉陶器,陶俑形象生动,色彩鲜艳,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这些文物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还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和技术水平,是河南博物院镇馆之宝,也是研究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实物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