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常用的消毒方法

幼儿园常用的消毒方法

幼儿园常用的消毒方法主要包括物理消毒和化学消毒。以下是具体的消毒方法:

物理消毒

开窗通风 :每天至少通风2-3次,每次至少30分钟,以保持空气流通。

紫外线消毒:

使用紫外线灯进行照射,每次消毒30分钟以上,消毒后需开窗通风。

高温消毒

煮沸消毒:适用于耐热物品,如餐饮具、餐巾、毛巾等。

蒸汽消毒:利用100℃水蒸气消毒,物品垂直放置并留有空隙,消毒时间约10-20分钟。

化学消毒

浸泡消毒:

将物品放入消毒液中,管腔内充满消毒液,规定时间后取出清洗晒干。

擦拭消毒:

使用含氯消毒剂(如84消毒液)稀释后,用抹布擦拭物体表面,作用时间不少于15分钟。

空气消毒

使用空气净化器或空气消毒机对室内空气进行循环净化。

紫外线空气消毒灯在无人条件下照射,保持分布均匀,照射时间不少于30分钟。

注意事项

消毒时应注意安全,避免消毒液接触到幼儿的皮肤和眼睛。

消毒后应彻底清洗干净,以防残留的消毒剂对幼儿造成伤害。

消毒液应现配现用,并由专人管理,注意个人防护。

以上是幼儿园常用的消毒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