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经济措施
测绘项目经济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提供测绘保障服务
针对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新上马的各类工程项目,提供规划、设计、施工的测绘保障服务,包括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生态环境建设等。
加快重大测绘工程建设
加快西部1∶5万地形图空白区测绘、1∶5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更新、国家现代测绘基准体系基础设施建设、海岛(礁)测绘等国家重大测绘项目的实施进程,带动地方相应重大测绘项目的实施,促进经济社会相关领域发展。
实施具有带动性的测绘项目
优先实施一批具有较大带动性、放大性的测绘项目,如每年推广80个~100个城市的数字城市建设,加快城市信息化进程,以及新农村建设测绘保障服务工程,服务新农村规划建设。
论证和争取新项目
积极论证争取新上一批重大测绘项目,进一步夯实测绘事业基础。
强化合作与公共服务项目
强化测绘部门与相关部门的合作,积极推进一批测绘公共服务项目,如建设国家省市三级互联、资源共享的全国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为国家综合减灾、应急管理、电子政务建设等提供地理信息服务。
改革投入模式
改革探索多元化测绘投入模式,适当引入社会资金投入测绘急需项目,缓解测绘财政投入压力。
涉及民生的测绘项目
尽快上马一批涉及民生的测绘项目,做好地震灾区恢复重建测绘保障,同时繁荣地图市场。
制定管理措施
制定测绘单位利益最大化的管理措施,包括预算编制、成本控制、奖励机制完善等,确保测绘单位的经济可持续发展。
成本管理
通过科学编制预算计划、完善激励机制、严格成本控制和监督、成本分析和评估等措施,确保项目在预算、计划和收益等方面实现最大化的利益。
这些措施旨在通过提高测绘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加强测绘项目的经济投入和管理,推动测绘事业的持续发展,并最大化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