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混凝土路面做法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工艺及控制要点如下:

施工前准备工作

根据施工作业面合理选择拌和场地,考虑运距的远近、水、电、料场及水泥存放等问题。

进行材料实验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基层的检查与整修,确保沙垫层均匀摊平,洒水碾压并在摊铺工作前保持湿润。

模板安装

模板应无损伤,有足够的刚度,内侧、顶、底均应光洁、平整、顺直。

大面积混凝土,应适当选择表面积较大的模板,减少混凝土表面错台和不平整现象。

模板支架必须稳定、坚固,且支撑点分布合理。

安设传力杆

在需要安装传力杆位置上安装传力杆。

混凝土板连续浇注时设置胀缝传力杆的做法是在嵌缝板上预留孔处设置传力杆,嵌缝板上面设压缝板条,按传力杆的配置要求,在胀缝板下制作成倒U型槽,传力杆由此通过且两端固定在钢筋支架上。

混凝土板不连续浇筑时,可采用顶头木模固定法安设传力杆。

摊铺和振捣

摊铺前的洒水工序尤为重要,洒水量要根据基层材料、空气温度、湿度、风速等诸多因素来确定洒水量,确保摊铺混凝土前基层湿润,且尽可能撒布均匀,特别是在基层不平整之处禁止有存水现象。

使用平板振荡器将混凝土捣实,确保混凝土均匀分布,无空洞,然后进行抹面工作,确保路面平整光滑。

胀缝制作及锯缝

在混凝土凝固前进行胀缝和锯缝的制作,以防止因热胀冷缩导致的开裂。

混凝土的养生与填缝

施工后,混凝土表面要洒水养护,以防止水分蒸发导致的开裂。

填缝材料的选择和使用也是防止开裂的重要措施。

这些步骤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的基本流程,确保施工质量和路面的使用寿命。建议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这些步骤执行,并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调整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