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餐饮业内部审计重点
餐饮审计的重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收入审计
全面摸清单位自身有哪些收费职能及各项收入的构成情况,详细审查食堂的各项收入来源,确定是否存在将应属于单位的收入和收费转入食堂的情况。
审查从单位行政账转入食堂的职工餐费是否符合相关标准,是否存在超标准拨付的问题。
关注有无通过行政账无依据或虚列支出,从而将资金转入食堂的问题。
支出审计
关注单位是否在食堂列支招待费及职工福利,检查有无把超标准、超预算的招待费转入食堂列支,以及通过食堂违规发放福利、津补贴的情况。
审查有无通过食堂虚列支出,套取资金,特别是年初、年末和节假日的大额支出。
物资采购和管理审计
审计食堂物资采购台账、物资进出库台账及职工菜谱等资料,多方比对,确定是否存在通过虚报采购量、采购品种等方式套取伙食费的问题。
资产管理审计
审查食堂的资产管理情况,确保资产的使用、处置符合相关规定。
招投标过程审计
确保招投标过程的公平、公正、公开,审查招标文件制定、投标人资格审核、招标公告发布、投标文件接收、开标、评标、定标等环节是否符合法律法规要求。
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审计
审查是否建立健全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包括陪餐制度、安全管理制度、物资采购管理制度、物资入库和领用台账制度等,并检查其执行情况。
食堂管理情况审计
审查食堂经营模式是否合规,是否违规将学校食堂对外承包,是否违规盈利。
审查食堂日常管理是否规范,是否严格执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以及各项内部控制管理制度。
收入合规性审计
全面了解食堂收入规模和来源,检查是否存在将其他收入违规转入食堂的问题。
审查餐费执行标准,关注是否存在未按标准收取教职工及其他人员餐费,从而挤占学生餐费的问题。
食堂充值卡或“一卡通”管理审计
关注是否存在未将充值卡或“一卡通”资金纳入食堂账面管理的问题。
财务核算和公示情况审计
现场查阅食堂收支账目、食材出入库记录等财务资料,确保食堂财务管理规范、饭菜价格控制合理。
检查学校是否按规定定期将收入、支出、结余、物资采购进行公示。
供应商选择和管理审计
审查供应商的选择是否符合程序,包括食材供应商和食堂人员劳务派遣供应商。
税务风险审计
关注是否存在通过微信、支付宝等二维码付款导致对公账户流水金额不能完整显示营业收入的问题。
审查是否存在扣除佣金后的金额申报收入,导致少申报收入的风险。
关注老板宴请朋友免单问题,以及是否存在以餐费抵顶成本费用的风险。
发票使用风险审计
审查是否存在不按实际业务开具发票、虚开发票、定额发票虚领借用等问题。
外包业务隐瞒风险审计
审查餐饮企业是否隐瞒外包业务,未将部分区域或档口出租给个人经营获取租金收入。
通过以上审计重点,可以全面评估餐饮业务的合规性、规范性和财务真实性,确保餐饮服务的质量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