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设计乔木配置标准
景观设计中乔木的配置标准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形态描绘与参照树种
乔木三(组团的第一层):高度约5-6米,树形完好,枝条优美。参照树种包括落叶类如银杏、朴树、紫叶李、元宝枫等,以及常绿或变色类如香樟、桂花、杜英、乐昌浅笑等。
乔木一(骨架树):高度8米以上,蓬径6米以上,冠形饱满,枝条优美。参照树种包括落叶类如榉树、皂角、银杏、国槐、黄连木、朴树、无患子等,以及常绿类如广玉兰、香樟、桂花等。
设计要求
联合地库顶板覆土的厚度及空间竖向,设计微地形。
与窗子之间保持4米以上的距离。
朝南向优先选择落叶类无刺激性气味、无飘絮等植物。
在重要节点设计一株乔木,主要考虑其高度和蓬径。
主进口可成行列式或成林栽种,依据场所竖向设计微地形,向南的地方需考虑与建筑的距离,慎用水杉、梧桐等飘絮植物。
栽种要求
确立品种并在苗圃选好型,整理地形后栽种。
园路未达成时即可栽种,开盘前起码一个月完成栽种。
修剪枝条时保证2/3的枝条完好,若树形有偏冠现象,需联合地形和空间进行调整。
栽种时需要联合地形和植物的形态散植在球的四周,保证植物覆盖率为100%。
合用范围
乔木三:适用于入户口、转角处、建筑死角等。
乔木一:适用于主进口、孤植树、点景树等。
其他注意事项
孤植树:选择姿态优美、开花繁茂、硕果累累、叶色鲜艳的树种,如雪松、香樟、龙爪槐、合欢、鸡爪槭、棕榈等。
对植:对称栽植和对称式栽植,适用于规则式种植构图,如宫殿、寺庙、纪念性建筑前,以及自然式园林入口、桥头、假山登道、园中园入口两侧。
列植:按一定株距成行栽植,形成整齐、单纯、气势庞大的景观,适用于入口广场、整形树的列植等。
丛植:以遮荫为主要目的,选用单一树种或几种树种配合,适用于观赏和延长观赏期。
植物配植形式
孤植:选择体量最大、高度冠幅最大的树种,定位技巧包括选取两坡最高点为发起点,中间过渡位置向大坡偏移等。
对植:树种相同或近似,大小、姿态、数量有差异的两株或两丛植物在主轴线两侧进行不对称均衡栽植。
行植:乔木或灌木按照一定的株距成行栽植,形成整齐、单纯的景观。
丛植:以遮荫为主要目的,树丛常选用乔木,并多用单一树种,树丛下也可适当配置耐荫花灌木。
群植:多个树种组合在一起,形成丰富的植物群落。
常绿乔木比例
常绿乔木所占比例应控制在20%以下,以免不利于绿化功能和作用的发挥。
这些标准和要求可以帮助设计师在景观设计中合理配置乔木,创造出美观、实用且富有层次的绿化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