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在国内的发展

中国餐饮业在国内的发展呈现出以下趋势和特点:

标准化发展

自《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发布以来,中国餐饮业在行业标准化和企业标准化方面取得显著进展。企业标准化促进办法的实施,推动了产品和服务质量的提升,为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

科技化创新

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广泛应用,为餐饮业带来新动力。智能厨房设备和烹饪技术的应用,提高了运营效率和服务效能,大数据技术则助力餐饮企业精准营销,物联网技术加强了供应链管理。

品牌化与连锁化经营

北京餐饮老字号通过创新和传承,持续焕发新活力。2023年北京老字号总营业收入达1800亿元。连锁经营不仅是企业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经营方式,更重要的是能够帮助企业突破发展中的管理瓶颈,具有成本优势、价格优势、服务优势、品牌优势。

民族特色餐饮的多元化发展

民族特色餐饮将注重文化融合与创新,品牌化与连锁化经营,数智化转型,以及国际化发展。

市场规模与供应规模

近年来,尽管受到疫情的冲击,但我国餐饮行业市场规模仍呈现波动增长态势。2023年,我国餐饮管理行业市场规模达到4.35万亿元,门店数量超过176万家。

需求规模

随着我国人均消费水平的增长、餐饮消费结构的调整以及生活节奏加快,城乡居民对食品的消费从生存型消费加速向健康型、享受型消费转变,推动餐饮消费总量持续增长。

历史发展阶段

1978~2008年,中国餐饮业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潮流中实现了跨越性、巨变性的发展,在产业规模、管理水平和社会地位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